83级校友卢俊文:三尺讲台不言悔 甘为人梯铸师魂

2023-12-14

——记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心学校教师卢俊文

孜孜不倦耕耘三尺讲台35载,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炽热的情怀,以爱育爱,以德润心,春风化雨,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书写着一个个“教育传奇”故事。

—— 题记

卢俊文.png


在临汾市第一中心学校,卢俊文老师的感人故事全校师生都赞不绝口。作为3届尧都区的人大代表和学科专家,她的事迹在当地社区及她所送教的县区都得到广泛的赞誉。
卢俊文,1986年毕业于隰县师范学校,经两次在职进修取得本科学历,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曾担任年级主任6年,班主任工作20年,教研组长25年。现任学校教科研主任、尧都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英语教研组组长,带两个班的英语课。悠悠从教路,殷殷育人情,卢俊文几十年如一日,早出晚归,把全部的爱都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她爱每一孩子,她像呵护露珠一样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在她心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无私的爱和无限的付出终将得到回报,“全国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山西省模范教师”“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优秀班主任”……串串荣誉顶顶桂冠是她三十五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的果实,是对她三十五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的嘉奖,更是她三十五年如一日义无反顾痴情教育的见证。
默默无闻献爱心  辛勤耕耘结硕果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教师如果只爱事业,他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如果只像父母那样爱孩子,他是一个比那虽读过万卷书但既不爱事业也不爱孩子的教师更好一些的教师。而如果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兼于一身,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而卢俊文老师,正是一位完美教师的典范。在教育工作中,她始终以“爱生如子,工作至上”为准则,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爱的阳光温暖着每个孩子的心房,用爱的雨露滋润着教育这片土地。
她曾遇到过一名问题生,这位学生事事都和别人作对,后经她打听得知,这个学生无父无母,孤苦伶仃地独自一人生活,有时饥一顿饱一顿,只有个远房舅舅多少接济点他的生活。于是每到周末,卢老师要么把他请到家里来吃饭,要么去他家帮他收拾屋子,做饭。她并派学习委员和他结对子,专门辅导他的作业。令她终生难忘的是这位学生写给她的那封信,“……谢谢您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当失去了世上最亲的人以后,我就失去了依靠,所以就打算混日子——直到遇见您,您那亲切的话语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又重新感受到了母爱般的温暖。老师,我多想叫您一声‘妈妈’呀,请允许我叫您一声‘妈妈’吧。”读完他的信,卢老师落泪了,她看到了爱的阳光已经射进了学生的心房,融化了结在他心里的坚冰。
有一年,卢老师的家庭突然发生了重大变故,先是她的二姐夫得病离开了人世,接着是三姐夫开出租车失踪,全家人乱成一团。谁料祸不单行,她的母亲突然又被查出胆囊癌晚期。当时正值毕业班同学面临升学的关键时刻,两难之中,她只得忍下心中的痛楚,将家里的一切置之度外,仅仅回家照顾了母亲一次,便返校给学生上课。直到家中打电话告知母亲病危时,她还想能少耽误一节课就少耽误一节课,她压下心中的焦灼和巨痛,当天下午和晚上坚持给学生上了四节课。第二天她早早赶到家时,母亲已永远离她而去,留给她终身的遗憾。唯一能给她一丝慰藉的是当年所带的学生参加中考,综合评估获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
2018年3月,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她患了严重的颈椎病,一低头胳膊发麻、头发晕,但为了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她把作业本举起来仰着头进行批改,而且那几天正赶上临汾市教育局教研室要举办城区校际教研活动,她作为一名兼职英语教研员,担负着选课和做讲座的任务,尽管困难重重,她仍然忍着病痛的折磨,出色地完成了教研室交给她的任务。还有一次,她下晚自习时扭伤了脚,疼得一夜都没睡好觉。第二天,她拖着连鞋都穿不上的红肿的脚,一瘸一拐地出现在讲台上。下课后,深受感动的同学们在后黑板上写道:“卢老师,您辛苦了!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决不辜负您的辛劳!”这份“爱”和“被爱”无声的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她用行动教会了她的学生们如何爱事业,如何爱他人。
卢俊文老师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做着这一桩桩、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正是这些平凡小事,结出了累累硕果,她所代班级曾荣获“山西省优秀班集体”、“临汾市模范班集体”、“临汾市优秀团支部”、“捐资助残先进集体”等。她曾被授予“全国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山西省模范教师”“山西省学科带头人”“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优秀班主任”首届“临汾市十佳道德模范”“临汾市优秀班主任”“临汾市专家型班主任”“临汾市优秀教师”“临汾市名师”,多次荣获临汾一中教书育人模范, 所带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先后60多次获国家、省级辅导奖。
心系教改帮传带  情牵尧乡花满园  

常言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卢俊文作为教科研主任,她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所以她积极组织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她开会的风格是每次都给老师们一些最新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思想或育人故事、育人方法等,而这背后隐含的是她自身要坚持的不断的学习。本学期,在校领导的指导下,教科研处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全校开展“思政课堂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教学技能大赛”活动,她引导全校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关于教育的系列讲话精神”,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争做“四有好教师”和“四方面的引路人”。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她除了做讲座外,经常废寝忘食主动给他们进行个别指导。作为山西师大教育学院的兼职教师,她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承担培训顶岗支教学生和换岗教师的培训工作;为了尽快提高临汾市各县区的教学水平,经过临汾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安排,她先后百余次去蒲县、汾西、大宁、古县、隰县、浮山、洪洞、安泽、侯马、吉县等送教下乡,进行过有关“班主任管理智慧”“如何修炼为人师?”“行囊在肩、征途精彩”等讲座,帮助各县区的教师们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改进教法。此外,自2004年起,她连续十几年在临汾市教育局组织的初中课程改革英语学科培训会上作观摩课或教材分析,教学经验交流讲座等,使广大教师受益匪浅。在她每次讲座背后,都要花去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去搜集、整理资料,那是一种多么艰辛的工作呀!而她却淡然一笑说:“我累,但我快乐着,因为我的付出换来了他人的进步与收获。”

卢俊文.jpg

2020年初,由于新冠肺炎的侵袭,全国人民都被卷入了一场特殊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结合当时的形势,卢俊文在开学第一课为初中生设计了一节题为《在战“疫”中成长》的英语思政课,她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将视频、谚语、中国汉字文化等有机结合,目的之一在于帮助学生体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爱国、感恩和责任担当的重要性,懂得自律成长、自强成才、自信方能成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动力,促使学生渴望做最好的自己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唤醒生命自觉。目的之二在于让学生明白:过去人们把教材当世界,如今人们需要把生活当教材,把世界当教材。目的之三是希望学生懂得把每节课都当作一次人生的精神之旅,通过知识的增长、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塑造自己的精神长相,促进精神生命的成长。她的这节课不仅被临汾日报报道,而且登载在山西省名师在线上,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1  /  2
分享